《昭明文选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,也是历代文人必读之书,故有“文选烂,秀子半”之说,堪称传世名著。不过,关于《昭明文选》的编写地,在文学史上一直存有争议。在“南京传世名著”的评选中,文学评论家汪政推荐了这本书,根据史料记载与遗迹佐证,专家认为,萧统是在南京编写完成了这部传世名著。 江南时报记者 黄勇
A文化公案
南京与镇江一直在争《文选》的编写地
根据历史记载,昭明太子萧统自幼聪慧,喜攻诗书,少时曾从政,深得民间称颂(《南史》有专门记载),后广游南朝各地,与名士才人交往。他在广览、博集了上自周秦下至梁初1000余年间的典籍文章,朝夕与才人学士讨论商榷,费时数年后,终于编成中国文学史上部文学总集《文选》,这使得南朝“文学之盛,晋宋以来,未之有也”。让人钦佩的是,萧统不仅自己博通众学,有足够的学力,还能礼贤下士,招讷当时南朝学士云集,连已出家当和尚的《文心雕龙》著者刘勰也被招致而来。
在当代,《文选》是在镇江还是在南京编成的,这一直是一桩文化公案,堪称千古之谜。
文学史家游国恩认为,当时建康(今南京)东官藏书数万卷,足以供他阅读,与名士切磋。《南史》说:“太子孝谨天至,每入朝,未五鼓便守城门开。东宫虽燕居内殿,一坐一起,恒向西南面台。”可见他一直未离京都。萧统自己在《文选序》中说:“余监抚馀闲,居多暇日,历观文囿,泛览辞林。未尝不心游目想,移晷忘倦。”与当时的浮诡、讹滥的文风辩论和斗争也是需要居于京都的。
实质上,游学后回南京的萧统,确实再难有精力到外地编著《文选》。萧统也因此心力交瘁,不久,双目失明,病逝建康,享年仅31岁。栖霞区狮子冲的南朝大墓——“陈文帝永宁陵”,在最近几年也被证实更可能是昭明太子的墓。
B历史遗存
浦口惠济寺三棵古银杏为太子手植
很多人都知道,玄武湖里的梁洲、玄圃传为梁代昭明太子编《文选》的读书处。其实浦口区的惠济寺也有萧统留下的踪迹。“寺内建有昭明太子读书像,旧存碑刻也非常多。”策划过惠济寺复建义捐活动总策划的顾耀东介绍,萧梁时,萧统在这一代读书,附近原有一处昭明太子濯足沐洗过的温泉,后人称“太子汤”。
如今的惠济寺遗址是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院内还修建了昭明太子读书像和一系列石刻碑文。此外,惠济寺最令人瞩目的还属寺内3棵有着148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树,分别为“撑天覆地”、“千年垂乳”、“雷击复苏”,相传也是南朝萧梁时期昭明太子萧统在此读书时手植,其“年龄”与昭明太子可谓相差无几。
“谈到《昭明文选》,南京人一定还会想起位于江宁县湖熟古镇的梁代昭明太子的‘东湖读书台’。”“重读南京寻访团”的创立人、80后的李欣介绍,东湖读书台位于湖熟镇东北角秦淮河边的梁台上,如今尚存元代的昭文书院遗址。相传梁昭明太子萧统在这里建造过一座读书楼,召集文人学士到此博览群书,讨论学问。当地百姓也有称之为“太子台”的。后来,人们为了纪念他,便在南宋咸淳年间,建立了昭文精舍,元代改名为昭文书院。此地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李欣介绍,位于紫金山天文台东侧的北高峰山崖上的原“昭明太子讲经处”的那块巨石,也是萧统的读书台,称为太子岩。城南牛首山,据说萧统在佛窟寺也曾读过书,当地还有昭明太子饮马池的遗迹。
C《文选》影响
李白靠《昭明文选》提高“写作水平”
文学评论家汪政在此次“南京传世名著”评选的推荐手册中如是写道:“由梁代文学家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的《文选》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,它选录的作品上起秦汉,下逮南朝的梁代。这个时期的作品,多数都保存在这本书之中。此书一经问世,即在后世文人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。隋唐之后,文人学士广泛推崇,遂以之为学习诗文的主要范本。现在看来,依然如此。”
选一个切实的国学范本,短期内能提高国学素养?古人真是这么做的——传说里,唐代李白是用铁杵磨成针的精神去读书的。但现实中,李白想急于提高写作能力,因此读书很有针对性。除了经、史、子、集的大部头书外,他拼命地读的是“古代作文选”,因为里面全是文学类文章,可以短时间内提高他的写作水平。
这本书是什么呢?是大名鼎鼎的《昭明文选》(萧统死后谥号昭明,后世又称《文选》为《昭明文选》)。李白诗写得好,和《文选》很有关系。李白很敬佩东晋南朝诗人陶渊明、谢灵运和鲍照等人,原因很简单,因为这些人是“作文选”上的作者,相当于都是他的师傅。
《文选》集前人文学著作之大成,被后人推崇为学习文学的必读之书。跟李白齐名的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,也曾教育他的儿子要“熟精《文选》理”。
钱穆称学古典文学,《文选》加《诗经》足够
《文选》的篇章分类,是自古以来分类最细最多的,刘勰的《文心雕龙》只是分了二十类,但《文选》竟分了三十八体之多,如“赋体”中分“京都”、“游览”、“宫殿”、“鸟兽”等,甚至连“哀伤”、“情”都被分成了一体,“单独成篇”。
已逝的国学大师钱穆给《昭明文选》文章分类的三十八体中录用作品的作家,做了一个统计:自先秦至南朝梁八九百年间,共有127位知名作者和少数怯名作者,收录诗文歌赋等作品700余篇。其中,晋代陆机之诗赋达110首之多,被收录作品为全书之冠。南朝宋谢灵运占39首、颜延之26首、鲍照首。南朝齐谢脁被选录23首、任昉21首、沈约17首。而“七步成诗”的三国魏曹植的作品占了39首,曹丕的仅9首,曹操则只有《短歌行》、《苦寒行》两首。蜀汉则只有诸葛亮《出师表》1篇。吴只有韦昭1篇。
钱穆分析,大体来讲,越古老的,如周、秦、两汉被选入的个人作品较少,到了魏晋则人数增多,个别作家的作品选入篇数也较多。到宋、齐、梁三代,作家人数虽没有先前的多,但大量作品被选入的个别作家人数比周秦汉魏加起来还多。“后人有讲昭明太子厚古而薄今,但这是见仁见智的看法。”
“《文选》中所选入的古代诗文辞赋已经相当广泛且多,如要学习中国古典文学,再加上一本《诗经》,也已足够了”;“《文选》用了很多五色缤纷的辞藻是值得我人学习的;又如《文选》中用了很多古籍生冷的字,让现代人多认识一些已被弃置不用的古老难字,这也值得称道。”钱穆的多番话语中充满了对《昭明文选》的敬仰之意。
《文选》中的名篇佳句>>>
古诗十九首(之一)
行行重行行,与君生别离。相去万余里,各在天一涯。道路阻且长,会面安可知?胡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相去日己远,衣带日己缓。浮云蔽白日,游子不顾返。思君令人老,岁月忽已晚。弃捐勿复道,努力加餐饭
中国银杏网 www.jtyxmp.com